- · 辐射防护通讯版面费是多[11/04]
- · 《辐射防护通讯》投稿方[11/04]
辐射防护通讯论文摘要(放射与防护论文)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这样一来,它们不仅打不过强势的老鼠,又被限制在了这里,每天什么也不能干,无所事事。最后它们变得暴躁起来,去攻击同伴,而那些被打的老鼠竟然
这样一来,它们不仅打不过强势的老鼠,又被限制在了这里,每天什么也不能干,无所事事。最后它们变得暴躁起来,去攻击同伴,而那些被打的老鼠竟然都无力反抗,任由处置。
当然,那些住在房子里的强势公鼠也不好过。随着种群不断扩大,面对新生的公鼠,这些老的公鼠也难以应对,光是维护领地就用尽了全力,更别说去守护母鼠了。
而这些母鼠只有“既当爹又当妈”,除了照顾幼崽还要保护巢穴。就这样,母鼠也会逐渐变得狂暴,有时还会误伤自己的幼鼠。
面对陌生老鼠的入侵,这些母鼠没有能力对抗,变得压力巨大,甚至会出现“布鲁斯效应”,也就是母鼠会停止生产。再加上公鼠也会攻击幼鼠,所以鼠群很难会有增长了。
直到第560天,鼠群的最大数量维持在2200只左右,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场地的极限。而在这以后,鼠群就开始迈向毁灭了。
幼鼠被母鼠抛弃,很难活下来,而母鼠们慢慢失去了母性。公鼠没有心思追求母鼠,每天只会进行吃饭、喝水、睡觉、梳毛这四个事。
按照这个趋势,约翰进行了推算,最后一只公鼠大约会在第1780天S去,而这也标志着这个老鼠的乌托邦走向了毁灭。
直到1973年约翰的论文成稿时,他本人对这个实验的解读是这样的:老鼠这种简单的生物都有可能走向末路,更何况是人类这么复杂的生物呢?
确实,乌托邦中的老鼠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和一些情形很相似,比如国外的监狱等。
那么老鼠的命运能代表人类吗?我想这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,但是至少它让我们有了反思,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如今的生存环境。
随着科技逐渐发达和进步,我们似乎也在向往着一个乌托邦,可是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如今的环境上。
在发展的同时,更要重视自然的保护,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地球母亲给予的,所以如何爱护自然、与自然和谐相处,这才是值得我们保持关注、思考的一个长久问题。
亲爱的朋友们,你们觉得呢?
无线电发报机的原理是什么?
无线电就是波长比较长的电磁波,要了解无线电发报机的工作原理,我们必须从一个人物法拉第说起。
法拉第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,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,或者导电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,电路中就会有电流产生,根据这个规律,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,随后各种用电器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,最典型的就是电灯泡、、有线电报、电动机等用电器相继被发明出来,人们从此进入了电器时代。
可是,为什么在这些情况下磁场会产生电流呢?法拉第并没有想清楚。因为法拉第小的时候家庭贫困,只上过两年小学就辍学了,后期的伟大成就都是依靠对科学的热爱和努力钻研的精神取得的,所以法拉第在数学方面不是很强,总是喜欢用形象的表述物理规律,却难以使用数学语言解释自己的伟大发现。
这时,另一个伟大的人物麦克斯韦登场了。
麦克斯韦麦克斯韦比法拉第小四十岁,在他23岁刚刚从剑桥大学毕业时,读到了法拉第的科学论文,他被法拉第深邃的思想吸引,并决心用数学去弥补法拉第的不足。一年后,他就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电磁学的论文,并同法拉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。
法拉第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,同时也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,他对年轻的学者特别关心。他对麦克斯韦说:你不要只局限于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,而要有所创新。在老一辈科学巨匠的鼓励下,麦克斯韦最终成功的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,成为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之间最伟大的物理学家。
麦克斯韦指出: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,变化的磁场也能够产生电场。更为神奇的是:振荡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,向远处传播,形成一种类似波动的物质,并命名为电磁波。
麦克斯韦通过计算得到了电磁波的速度,恰好与光速相同,于是麦克斯韦大胆预言:光就是一种电磁波。
遗憾的是,他没有亲手证实自己预言的电磁波,1879年,麦克斯韦在剑桥病逝,年仅48岁。而在那一年,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刚好出生。
赫兹科学的接力棒传到了德国科学家海因里希·鲁道夫·赫兹手中。
赫兹在柏林大学学习时,受到导师亥姆霍兹的指导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,并决心用实验证实麦克斯韦的观点。1888年,赫兹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:
将电池、电感和电容连接在一个电路中,并在电路两端接入两个距离很近的铜棒。如果闭合电路中的开关,随后断开开关,在电感的作用下,电路中就会产生振荡电流。而且这个电流振荡频率很高,每秒钟几百万到几千万次,此时两个铜棒中间的空气会被击穿,形成火花,并且放出电磁波。
文章来源:《辐射防护通讯》 网址: http://www.fsfhtx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2/408.html